今年以来,武汉的楼市成交量虽然持续走高,但市场供应的节奏却无法跟上。特别是地段较好的学区房,“僧多粥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同时,就算很多在武汉已有住房的市民,在购买二套房时,因考虑到孩子上学问题,学区也成为首选条件。一名此类购房者坦言,就算有房子,但学区房对他来说仍然是“刚需”。
城市人口吸附力的急速提高,各区域教育资源的参差不齐,社会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下,从购房者的角度来说,学区房已超越了住房本身,成为了一种关乎家庭未来的“刚需”。
僧多粥少价格攀升
最贵学区房均价破4万
刚刚过去的开学季,几家欢喜几家愁。孩子进了理想的名校,家长们在微信朋友圈各种秀。没有挤进去的,有的抱怨找的关系“不够铁”,更多的是后悔当初没有买学区房。在汉工作的襄阳人胡先生,由于去年在泛海买了一套学区房,孩子入学轻松搞定。虽然胡先生当时买这套房时,均价比周边的小区要高出3000多元,但由于该小区对口红领巾学校,也是江汉区唯一一所省级示范小学,他也觉得物有所值。
今年以来,房价噌噌噌往上涨,武汉市的住房成交不断刷新纪录,本就稀缺的学区房更是炙手可热。记者发现,武汉中心城区热点学校学区房,单价大多飙升至每平方米2.5万元以上,有的甚至突破4万元。然而,仍然处于被抢购的状态。
记者了解到,在武昌东湖边的一处学区房,因对口华师系一小学,三期尚未开盘,不到500套房源便已有3000多名购房者有认购意向。其一期二期的二手房,挂出一套售出一套,成交价格甚至比新房预计的开盘价每平方米高出几千元,毛坯二手房的挂牌价已突破3万元/平方米,出现了“倒挂”。购买了该楼盘二手房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因为眼看着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与其等着三期开盘去摇号,不如多花点钱先买套二手的,毕竟几千个人抢房,摇号也不一定能摇到。
据悉,今年以来,武汉的楼市成交量虽然持续走高,但市场供应的节奏却无法跟上。特别是地段较好的学区房,“僧多粥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同时,就算很多在武汉已有住房的市民,在购买二套房时,因考虑到孩子上学问题,学区也成为首选条件。一名此类购房者坦言,就算有房子,但学区房对他来说仍然是“刚需”。
大涨之下另谋出路
购房者牺牲地段换取学区
今年以来,不少在价格大涨之前未能买到学区房的购房者,只能退而求其次,牺牲地段来换取学区。
不久前,周先生认购了一套东西湖的房子,尽管新房所处位置较远,与他的自住房相距30多公里,但是新房对口武汉最大的一站式教育网点——常青树实验学校。“再过一年孩子就要上小学,到这么远的地方买房,也是没办法。”周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外地人,大学毕业后留汉工作。结婚前,在武昌中北路附近买了房。儿子出生后,夫妻俩开始考虑上学的事,但小区对口的是东亭小学分校,规模和师资力量都达不到他们的预期。因此,他们决定另外购置一套学区房,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同时方便老人居住。
地铁4号线开通后,他们沿着中北路一路看房,从纯水岸东湖一直看到百瑞景,最终看上了中北路上的复地东湖国际。这是一个高端楼盘,武昌实验小学、武珞路中学在此开设分校,业主的孩子上学有保障。
本来计划买新房的,但是新盘开盘时间从2014年底一直拖到2015年底,成交均价也从看房时每平方米1万多,不断往上涨,且有众多购房者争抢。等不到新盘开盘,他们便签下了该楼盘的一套二手房,每平方米1.5万元,预付15万元定金。不料,房主以房产证没办下来为由,不能如期过户,加上房价也在涨,房主退还定金,另赔15万元违约金后,双方解约。
房价不断上涨,不能再等了。今年端午节过后,他们果断出手,在东西湖买下一套房,单价1.5万元左右。这个价位,不仅高出周边的小区不少,而且他超过了中心城区的部分楼盘。“本来可以买武昌中北路上的学区房,拖了两年,就只能买东西湖的房子啦!”周先生表示,为了学区,他只能牺牲地段了。
就近入学推高房价
多校划片政策影响有限
学区房火爆的根源在哪里?中国指数研究院李国政认为,说到底,首先是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其次与严格执行“就近入学”政策有关。
据了解,2014年,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文件;武汉随后公布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等政策,最大的变化是择校生不能享受“分配生”资格;去年又进一步完善划片对口入学,对于哪个小区哪栋楼房的孩子可以进哪所学校,都有明确划分,试图关上择校大门。
以往托关系、花钱的择校,屡屡碰壁。不少家长开始以购房落户方式,为孩子争取“就近入好学”。重点优质小学划片内的房子便成稀缺资源,家长不惜花重金购置。“就近入学”的政策,直接推高了学区房房价。
今年3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当日召开的全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现场会上表示,针对当前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科学做好划片工作,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群众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稳妥开展多校划片。在被点名的城市中,武汉位列其中。
记者了解到,2014年,武汉曾在硚口区试点多校划片,例如64中(公办)、11初(民办)毗邻,两所学校的生源范围相同,在此情况下,片区内的小学毕业生可同时到这两所学校报名,如果11初的报名数大于该校计划数,可通过电脑派位录取,未被录取的学生自动划入64中。今年,江汉区也开始试点,武汉一初除了招收足球、田径、男篮特长生外,其余计划为“多校划片”,凡是有江汉区学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均可报名,报名数大于计划数时,摇号产生入学名单。而继硚口区、江汉区之后,江岸区今年也加入“多校划片”。
然而,记者了解到,就楼市反应来看,这个政策影响有限,并未能给“学区房”降温。在这三个片区,仍然是学区房领涨房价,且比普通的楼盘高出一截。
楼市整体持续火爆
学区房仍将长期紧俏
“学区房的紧俏,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在楼市库存剧减,全国楼市一片火爆的情况下,住房的价格走高,新房需求的强劲,是学区房炙手可热的基础。在全国楼市整体持续火爆的状况下,处于“补涨”阶段的武汉,房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同时,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口吸附力的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武汉购房,又进一步增加了购房需求。特别是对于学区房来说,在供小于求的大环境下,紧俏的状况将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有购房者表示,即使“多校划片”,也需要在划片区里先占据一个资格,如今,武汉的传统名校大多都相对集中,加之考虑到孩子入学后的交通、时间成本等问题,购房者在挑选学区房时,难度加大。他们不得不判断,选择哪里才是最合适的学区房,只因多校划片的实施,为选址的问题增加了一些难以确定的因素。
再次,“多校划片”的初衷,是为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择校热所施行的,并非针对楼市调控的手段。楼市虽然敏感,会受到多方面政策的影响,但相比于近年的“放开二孩政策”等其他层面带来的影响,“多校划片”的影响要小得多。综合看来,在僧多粥少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下,学区房仍将长期紧俏。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 FDC.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亿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武汉亿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信息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1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71382223 举报邮箱:563391721@qq.com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