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莺老师在上语文课。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双减”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到来。
迎着晨曦进教室,踏着晚霞出校园——武汉义务教育学校落实“双减”政策以来,老师们的工作日怎样度过?9月9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记录了一名普通班主任的一天。
■ 一大早站了1小时20分钟,她连口水都没喝
45岁的刘莺是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二年级(6)班班主任、语文教师。
9日早上7时20分,她和往常一样推着电动车走进校门。打卡、测温、停好车,她步履匆匆穿过操场,打开位于教学楼一楼的二(6)班教室门。
按照规定,一、二年级学生在8时至8时10分之间进校,但此时已经有孩子提前到了。刘莺一边打开窗户、提前给教室通风,一边招呼早到的学生到教室门口测体温,并安排他们看看书,做好课前准备。
“早上家长要赶着上班,提前三四十分钟就把孩子送到学校很正常。”刘莺说,为了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班主任通常会在7时30分以前进班。
8时10分到8时30分是早操时间。刘莺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引导他们排队做操,她亲身示范每一个动作,纠正动作不到位的学生。
“树妈妈也要理发,不过每年只理一次。秋天一到,风姐姐拿着剪刀,咔嚓咔嚓给树妈妈理发……”8时30分到8时40分是学生晨读的时间,刘莺领着学生读完了语文读本第七课《理发》,并轻声细语地启发孩子们思考:“树妈妈什么时候理发?谁是理发师呢?”“树妈妈的头发飘到了哪里?”
这时,刘莺从进校开始,已经足足站了1小时20分钟,话说了一箩筐,连口水都没空喝。
■ 上课、听课、收徒弟,她见缝插针回复家长消息
上午第一节课,刘莺听了一堂研讨课。
第二节是刘莺的语文课,当天安排的是写字。她有一个和学生一样的练习本,10个汉字,她在自己的本子上示范写法,讲解注意事项,再让学生当堂练习。
下课以后,刘莺带着孩子们认真做眼保健操,然后抱着52本练习本回到办公室,却没时间批改这些课堂作业。上午10时30分,第三节课上课铃响以后,她来到阶梯教室,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德艺双馨 青蓝共辉”师徒结对工作会,并与刚入职的班主任曾倩签订结对协议。
刘莺把学校的班级管理要求和备课要求一一向曾倩说明,手把手教她如何快速接手班级。
11时20分,刘莺利用第四节课的时间批改学生的课堂作业,并抽空回复家长的留言。
中午12时,刘莺再次回班,带着几名值日生一起,给孩子们分发饭菜。
等刘莺给52个学生挨个分发完饭菜后,“干饭王”们又来盛第二碗了。直到12时20分,有的孩子已经吃完了两碗饭,刘莺才端起了自己的餐盘,一边在班上巡视,一边大口吃起来。
中午12时45分,刘莺让学生拿出带来的小枕头,让他们午休,自己关窗、关灯,将空调调到合适温度。有孩子东张西望睡不着,刘莺就走过去轻拍他的背,帮他安静下来,尽快入睡。有的孩子离空调近,刘莺就给他盖上小披肩。
学生午休结束以后,14时零5分是开会时间,刘莺对孩子们进行课间安全教育,一直到14时10分才走出班级。
下午2时10分至2时50分,刘莺和二年级语文组的另外6个同事开展教研活动,讨论如何指导二年级学生写话。
15时至16时20分,她在办公室备课、继续批改课堂作业。
班上两个孩子的家长没有选择课后托管服务,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有事已经提前将孩子接走。16时20分,刘莺将另一个孩子带出教室,送到学校门口等候的家长手中,又返回教室开展课后托管服务。
二年级学生没有书面家庭作业。托管时间里,刘莺带着学生朗读并背诵正在学习的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
下午5时40分,二年级学生开始错峰放学。刘莺带着孩子们排好队,有序离开校园。
■ 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她独自消杀40分钟
等所有孩子都被家长接走以后,下午5时50分,刘莺回到教室,开始了每天40分钟的消杀工作。
她把教室打扫完之后,又用配比好的消毒水把课桌全部抹干净,还把地板仔仔细细拖了一遍。半小时后,她又用清水把课桌重新擦了一遍,这才关灯、关窗、关空调,锁门离开教室。走出教室时,天色已昏暗,操场上已空无一人。
18时42分,刘莺骑上电动车,准备离开学校。早上7时出门,晚上7时到家,这已经成为她工作日的常态。
走出校门前,刘莺的老公给她发了个微信,问她今晚想吃啥。刘莺开心地回复:“想吃虾。”
(长江日报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李维波 唐琴)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 FDC.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亿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武汉亿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信息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1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71382223 举报邮箱:563391721@qq.com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