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锋彼欧武汉工厂机器人“上楼”,新增500多平方米厂房空间。 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摄 |
延锋彼欧是全国汽车外饰领域龙头企业,在该公司全国30多家工厂中,武汉工厂保险杠的年产量就达到100万根,位居前列。在武汉的智能工厂,记者看到,多台工业机器人在近5米高的空中挥舞着机械臂,将喷涂好的汽车前保险杠从产线上抓起。
“这是我们8月份新投产的项目,增加了500多平方米的厂房空间。”延锋彼欧武汉工厂总经理刘小建告诉记者,工厂2013年在江夏落户,2015年工厂开始供货后,新项目不断增加,场地越来越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投入800多万元打造了这条空中无人化产线,在使用功能上与地面的无人化产线一样。
武汉智能化改造诊断咨询专家、发那科武汉公司副总经理赵晓东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延锋彼欧武汉工厂用工业机器人扩展了生产线,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有效提升了工厂竞争力。当前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设备,已经在武汉众多工厂大规模使用,同时工业机器人也正在快速迭代,不断融合激光加工、机器视觉检测等新型技术,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将使“武汉造”更具市场竞争力。
刘小建介绍,近年来,延锋彼欧武汉工厂一直投入工厂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已经实现了汽车外饰件生产从粒子搬运到注塑机,再从注塑机炮筒进行塑化变身,流向模具的凹凸面进行塑变成型,进而到机器人进行取件、割料头、火焰、除静电、激光打码及传送到涂装上件端,五个重要生产环节全部实现了零人工参与的自动执行,这也被称为五个0的“奥林匹克”产线。
延锋彼欧武汉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效益十分明显。该工厂给出的数据显示,智能化改造使得工厂整体注塑件开发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9个月,注塑一次合格率在99.8%以上,平均换模时间提升到15分钟每次,工厂单独涂装能耗实现每年递减60万元,从单一设备实现冲孔、焊接到多胎膜共线生产,成本每年节约500万元;人员每年递减10人,效率提升30%。
刘小建说,延锋彼欧武汉工厂承接的新项目会越来越多,这对工厂的柔性化生产提出了更多挑战,明年公司准备再引入一条智能化的小型配件生产线,同时不断提升工厂的智能化水平,以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 FDC.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亿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武汉亿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信息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1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71382223 举报邮箱:563391721@qq.com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