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6年武汉那些说好开业的16家商业体只开了四家,全年只有壹方购物中心、保利广场、武胜人信汇和万隆广场4个项目开业。然而,武汉传统商超却接连关门,苏果、百佳、卜蜂莲花黯然退市,后湖摩尔城烟熄火熄,与此同时中百罗森、today、慕臣等便利店在武汉逐步成为了市场主流。随着中山大道的开街,昙华林的即将回归,武汉商圈在向文化产业转型中探索。
长远来看,随着武汉地铁线路的全面铺开,地铁对武汉居住区的附增价值会减弱,真正决定未来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是商圈。商圈的发展更多的影响了武汉人置业的选择。
欲知更多武汉商业未来趋势发展,买房买在哪个商圈更有升值潜力,敬请报名关注由亿房网和武汉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17武汉房地产年度趋势发布会,报名即可获取两份重磅研究报告——《2017年武汉消费趋势报告》、《武汉未来核心居住区的演变》。》》》三种报名通道开启。
第一期:《武汉商圈已死,有事烧纸》
文化产业,在武汉并不陌生,它将武汉的餐饮、旅游、民俗等产业串联起来,文化综合体应运而生。在武汉老牌商圈普遍半死不活的情况下,武汉商业在向文化产业转型中,能否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武汉老牌综合体流失文化底蕴
还有一周,中山大道将以新面貌迎来开街,作为江岸区段的吉庆街也将重新改造。
升级改造后吉庆街再也不是老汉口人茶余饭后咵天的场所。肯德基、必胜客这些洋快餐已成功取代了大排档,崭新的建筑群里也看不到武汉的“老字号”。
“以前我们会自发到吉庆街和亲朋好友聚餐,现在商户从临街一楼搬到二三楼,完全失去我们往日的聚餐热情,市井气息全无。”在此生活多年的一位老人感慨。
中国酒桌文化源远流长,饭桌不仅是吃饭的一个工具,也是谈生意的场所。武汉人和这个城市的道路一样,性格直爽,没有拐拐弯弯,扯着嗓门喝酒划拳才能让人不觉束缚。
这名老人十分怀念充满人情味的往昔,对他们而言,没有市井文化就犹如失去汉味文化。 作为武汉文化综合体最早一批代表,户部巷、吉庆街、民众乐园囊括了武汉的餐饮文化、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然而,它们似乎正在与“文化”二字脱节。
和吉庆街同属中山大道的民众乐园升级改造已并不是第一次,同样是保留原有建筑的情况下,依托最新商业运作模式打造文化综合体。
解放前,民众乐园和天津劝业场、上海大世界并称为三大娱乐场,游艺杂耍、戏曲、曲艺为其共同的特色。百年过去,民众乐园已经成了缺乏特色品牌的商铺,尽管内部装饰凸显小资情怀,但是不明确的市场定位让它在文化品牌这条路上忽暗忽明。
而上海大世界按照历史原貌无一点改动,“大世界”里的12面哈哈镜也作为经典保留下来,同时展现国际最先进、时尚的娱乐,则继续展示原汁原味的“大世界”,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 FDC.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亿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武汉亿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信息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1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71382223 举报邮箱:563391721@qq.com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