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城首批招商项目签约10家 将建国际金融城科技城等

亿房网综合 2018-01-18 14:19
【摘要】
“17日,长江日报记者通过长江新城管委会了解到,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受到国内外企业机构的高度关注,其规划编制和招商工作正同步推进。”
导航条

招商规模同级城市第一

专业队伍招商、企业家队伍招商、投资人队伍招商、校友队伍招商……2017年,武汉“四支招商大军”在全球范围不断扩大“朋友圈”。

其中,校友队伍被视为武汉招商引资、赶超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从武汉各大高校走出的300多万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其中有不少已是行业领军人物和产业精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指出,这些校友拥有丰富的资本源、技术源、信息源和人才源,要充分发挥武汉校友资源的特殊作用,将校友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口和生力军,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

一石激起千重浪。武汉校友“朋友圈”立马热闹起来。武汉大学校友、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华科大校友、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武汉大学EMBA校友会会长、卓尔集团董事长阎志等知名校友纷纷第一时间回应,表示愿为武汉招商引资助力。

2017年11月27日,部属高校资智回汉活动在华中师范大学圆满收官。至此,武汉七所部属高校和一所省属高校当年共举办了九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活动,依靠校友招商为武汉带来项目投资13014亿元,这个数字占据了全市招商引资签约总额的一半以上。

如果说“校友招商”是异军突起,聚焦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链的“三链招商”模式则能量巨大。2017年,武汉连续举办了多场新民营经济招商大会、在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世界500强与全球知名外企招商大会等“系列招商专场”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各种要素资源流入武汉。

马云、郭广昌、李东升、雷军、孙宏斌、汪潮涌等一大批知名民营企业家纷纷聚焦武汉,形成了“商帮聚汉”效应。小米科技、科大讯飞、摩拜单车、奇虎360等25家民营科技型企业扎堆在武汉设立“第二总部”。仅2017年前10个月,武汉民间投资就已由2016年的负增长10%上升为正增长6.4%,民企招商到位资金占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一半以上。

2017年,武汉招商成果斐然。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15日,武汉招商项目签约总额已突破2.5万亿,达到25065亿元,是2016年的6.8倍。实际到位资金7891亿元,增长41.4%,均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92.5亿美元,增长13.2%,总量规模跃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副院长甘德安受访时评价,从项目结构上看,700多个亿元以上的签约项目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产业链进行布局。“这次校友招商引进了陈东升的泰康保险与雷军的小米科技、金山软件、顺为资本等,改善了武汉民营企业的产业格局。”

武汉正成为百万学子心目中的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 

留汉新政打动百万学子

人才是城市的未来。武汉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同样重视“招才引智”。

“坐拥‘近水楼台’,不能错失‘得月’先机。”陈一新指出,武汉是全国科教重镇,人才优势突出,人才的数量和水准居全国前列,但由于对人才资源的深度开发还不够,导致很多优秀人才外流。2017年,陈一新亲任武汉市招才引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

2017年3月23日,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提出“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行动计划,初步制定补贴、公寓配租、供岗、创新创业竞赛等措施吸引大学生留汉。

同年4月8日,武汉市招才局正式成立,陈东升、雷军等16人为武汉市首批“招才顾问”和“招才大使”。陈一新说:“成立市招才局,有效整合人才职能、政策、资金、项目、力量,集约高效配置资源,加速加力推进招才引智,将为武汉赶超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2017年6月24日,武汉出台《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每年建设、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5年让20万大学生住进人才公寓,开发1万个基层岗位,创业享1年免费工位……从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等诸多方面推出一揽子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扎根武汉创新创业。

时隔不到四个月,武汉市又于当年10月11日发布大学生留汉新政升级版,一口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3份文件。新政提出,打造“门槛最低、手续最简、机制最活”大学生落户政策;未来五年,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达250万平方米,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发布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确保大学毕业生留汉工作收入不低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平均水平。

甘德安认为,武汉出台两个低于“20%”的住房政策,率先在全国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抓住了留下人才的两大痛点。

不断升级的人才新政和实实在在的扶持措施,彰显着武汉市委、市政府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满满诚意,也刺激着广大学子人生规划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信心和决心。

2017年,武汉市连续举行校园系列招聘活动20场,走入17所在汉高校和上海、南京、成都等外地知名高校,由3000余家企业提供超10万个工作岗位,进场应聘大学生近10万人。

25岁的齐远飞是华中师范大学2015届研究生,河南平顶山人,2018年即将毕业的他正在找工作,打算留在武汉发展。“武汉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以及大学生零门槛落户等政策,给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也增加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吸引力。”

截至2017年12月15日,当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人数已达28.29万人,是2016年的近2倍。大学毕业生在汉新落户13.2万人,是2016年的近6倍。

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的武汉,为城市的未来发展积蓄了力量。

政府当“红娘”力促科技成果转化(资料图片)

政府“红娘”助推成果转化

除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和“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2017年武汉市还部署实施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和“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合称“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武汉紧紧围绕“资”和“智”这两大要素,不断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壁垒,双轮驱动,谋求跨越。

政府当“红娘”,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破解在汉高校院所“才”富转化为财富的对接难题,是2017年武汉的一项创新。陈一新形象比喻为“把科技成果作为‘一把米’,引外地企业到武汉来”。

陈一新提出,深入探索“大学+”发展新模式,加快构建“大学—产业—市场—政府”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积极创立武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新体制、新机制、新体系,着力将武汉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

武汉市提出,5年实现在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占比达到80%的目标。百日之内,武汉市举办了5场大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206个项目吸引超过244亿元投资,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引人关注。

“武汉市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并举,真正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新主体、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新的商业模式本质上都是资本与人才结合的产物。按照这条道路走下去,复兴大武汉不是梦。”甘德安说。

(责任编辑:谭震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显示全文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

为您推荐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 武汉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读书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学质量好的房产。但是选不好的话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

报名成功~客服人员将会尽快与你联系~

您还可以在 “用户中心 >> 我的订单” 实时里查看订单处理状态

确定报名
打赏
我的积分 5800
1积分 5积分 10积分 50积分 100积分 200积分
积分
打赏
  • 武汉新房
  • 热门商圈
  • 武汉地铁房
  • 武汉楼盘
  • 特色选房
  • 推荐页面
  • 武汉二手房